帳號 USERNAME
密碼 PASSWORD
登入
JCFC張信哲國際歌友會

会员互动区

主題:玩物「哲」學

類別: 会员互动区

暱稱: 幼蓮

收藏對我而言.就是「一再的淘洗自己生
命」的過程.從一決定收集某個東西開始.祂
就成爲你生命部份的印記.一開始.你驚喜於
世界的開闊.隨著藏品的增加.你滿足於生命
的丰富.直到它們成爲你生命的包袱.你不得
不重新思考.留下甚麼.放掉哪些.讓自己有
新的空間.而經過這樣的循環之後.你會發現
自己更精粹.像淘洗出的沙金.閃閃發光.

所以收藏的哲學對我來說.不在於擁有甚
麼.而是如何挑剔.再挑剔.這樣人生不會很
辛苦嗎?某方面可以這麼說.但如果你把收藏
當做追求知識或追求眞相.那就不得不挑剔了.
希臘人從貝壳的螺旋中看到了自然永恆的黃金
比例.我想絕非偶然.從蘇格拉底的數學.柏
拉圖的哲學到荷馬的史詩.只有如此嚴謹的民
族才能找到這樣完美的公式.所以我們能不挑
剔嗎?

而挑剔對我來說的另一個角度.也可以說
是浪費生命.而我一直很喜歡「生命.就該浪
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這句話.而甚麼又是値得
用生命去交換的美好呢?我說是「生活品質」.
因爲好的生活品質絕對是創造美好回憶的最佳
元素.也是我們努力的動力與快樂活著的最好
的理由.

說了這麼多.其實也用來追憶臺灣這些年
來進步之下流失的美好.希望這些零碎的記憶
片段能成爲某些人創造更好.更美的將來的一
些靈感.

回覆列表

暱稱: 幼蓮

後來我聽說她是位畫家.
才恍然大悟.難怪她的眼
光這麼好.選的東西都很有特色.不過因爲每一樣
商品的價格眞的不便宜.所以每次去也只能
window shopping.餵食視覺對美麗事物向往
的渴望罷了!

話說回來.我的第一支花瓶其實是朋友送的.
祂是一支藍色的牡丹瓶.原本是成對放在好友家
的神桌上.後來因爲其中一支破掉了.所以朋
友的母親就把剩下的一支送給了我.在早年的
臺灣社會.牡丹瓶是臺式玻璃花瓶最具代表性的.
除了信仰的緣故.也因爲牡丹象徵富貴.很多人
家會在家裏的供桌擺上一對.用在初一.十五祭拜祖先.神明時.插
上素雅鮮花.成爲五供之一.平時則作爲居家裝飾之用.

牡丹瓶有大有小.祂的原形其實是承襲十九世紀末維多利亞的風格.
一眼望去牡丹瓶的瓶身穩重典雅.瓶腹圓滿而緩緩向瓶口伸展收斂.
宛如女人柔美的頸線.而瓶口則微張呈現波浪起伏的形狀.而瓶頸兩
旁各有一條像耳朶形狀.也像女人手插腰的半弧形提把.而底座則是
透明的覆盤.好讓花瓶可以穩穩的立著.

牡丹瓶多半的顔色都很鮮艷.且以紅
色與藍色較爲常見.底座綠色和黃色
則較爲少見.但也有雙色絞胎極具
流動感的作品.如果把花瓶翻過
來過.還會發現瓶底中央留有臍
痕.稱作臍胎.有的人還會在
臍胎上蓋印來區隔制作的人
或公司!

暱稱: 幼蓮

也因爲花瓶在臺灣文化所占
有的重要性與普及性.使得
遺留下來的花瓶藏物爲數頗
多.念大三的時候.因爲出
了唱片成了歌手.開始有一
些經濟能力.我便比較積極
走遍臺灣各地.收集一些不
同年代.不同工藝.較具代
表性的花瓶.收到現在也有
上百隻的數量了.

而除了花瓶外.我也買了不
少很漂亮的玻璃冰碗.水壼.
杯子及盤子等食器.主要是
因爲臺灣位於亞熱帶氣候區.
炎熱的氣候促成了獨特的冰
食文化.也因此產生了許多
富有藝術價值的食冰器皿.

(民國35年.中華民國海軍元老.
海軍上將薩鎭冰還特地送來一塊題有
「佛法無邊」四字的橫匾)

「爲你而來」

通常.盛冰的器皿當然以玻
璃材質的器皿最爲恰當.也
最能烘托出冰食沁涼於心的
口感!於是.從早期最簡樸
實用的冰碗.冰水杯.水壼.
到晚期注入了各種工藝裝飾
性的花紋圖案.用祂來盛冰.
吃進口裏.看在眼裏.愉悅
的飲食文化就這麼給碰撞出
來了.

暱稱: 幼蓮

除了冰碗.冰壼.水盃
之類的玻璃用品.我
還收了好幾套客家的看碗及看花.客家文
化的看碗跟一般的玻璃冰碗沒甚麼兩樣.
不過對於早期的客家人而言.看碗幾乎
是每個家庭神明廳裏的供桌必備品.而
且一定是一組五件.就是俗稱的五供.
這個習俗在日據時代尤其興盛.

看碗其實可也拿來當做玻璃冰碗.由於早
年因爲玻璃制品還很昂貴.一般家庭都是拿
高腳瓷盤來放東
西.後來玻璃器皿成了流行的玩意兒.
就被拿來大量的運用.而且因爲雕刻
精致.顏色與紋飾都清麗典雅.也爲
居家擺飾增添了不少情趣.

而所謂的看花.則搭配客家文化的看
碗習俗衍生而來.看花是直徑約莫十公
分左右的繡片.也有大一點的.主要對應
看碗的開口尺寸.看花也是五個一組.搭配看碗
使用.每一片看花上的繡圖.大都取自吉祥的圖示.像是暗八仙.八寶
等.也有取材自花蟲鳥獸的.主要是求個福
祿壽財喜.天官賜福或者加官進祿之意.

通常.初一十五祭拜祖先時.客家人會在供
桌上擺上五隻看碗.看碗中放上一些祭拜用
的清供.而平時無祭拜時.看碗上則是蓋
上色彩鮮艶的看花.祂平時是蓋著的.要祭
祠時就會打開來.

暱稱: 幼蓮

其實很多人
一談起臺灣老玻璃.直接聯想到的是彈珠汽水.糖罐這類「柑
媽店」的粗玻璃.但事實上在日據時代1894-1948年間.因新竹地區
蘊藏丰富的玻璃砂.日本人引進了很多制玻技術與工法.其技法多半
傳承歐式維多利亞風格或威尼斯風格.這技法在引進了臺灣之後.又
加入了本土的審美色彩.而創造出獨樹一幟的風格!

也算是風格別具.尤其以現在的眼光看來.這些老玻璃在用色及造型
上都很前衛美麗.一點都不落俗套.只可惜這些玻璃工藝並沒有被完
整的流傳下來.不過因爲當時外銷與內銷需求甚大.使得民間留下了
不少富藝術價値的玻璃作品.而且價格也不會太貴.這點算是比較值
得慶幸的!

在欣賞這些文物的過程中.我常想.臺灣過去的民間工藝文化如此精致.
創意無遠弗屆.我們應當回頭看看老祖宗的微妙巧思.說不定可以啟
發我們更多美的意識.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趣.

暱稱: 幼蓮

約莫是從大三那年開始的.
那個時候.我才剛負笈北上求學.壓根也沒想到日後居然成了歌手.
生活版圖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惟一不變的.是收藏計劃仍然繼
續不斷地進行中.

以前因爲自己沒有經濟能力.一直沒有參與「買」的收藏階段.而對
於老家具.也都是國高中的時候因爲參加了國寶級雕刻家李松林的工
作坊.以及鹿港文藝營所留下的記憶.對於紅眠牀.太師椅.供桌這
類老家具倒是早有見聞.而且當了解愈多.好像興趣也就愈濃.

在此之前.我的收藏品多半是
在西螺.斗六於古屋尋寶而來
的.都是些小東西.不敢說是
甚麼值錢的玩意.但全是陪伴
我走過啟蒙階段.奠定收藏基
礎的重要收藏物.

關於家具的收集.在那之前都
不能算是正式的.眞正的開始
應該要從大三出道後算起.

當了歌手後.開始有了收入.
但絕大多數的錢都是交由媽媽
來管理.不過閒瑕時我還是喜
歡騎著摩托車在鄉間小鎭四處
閒晃.尋寶的習慣一直沒有改
變過.

暱稱: 幼蓮

有一回
我準備要騎車到離斗六不遠的鹿
穀去.一路上山谷田野.微風輕拂.
景色眞的很怡人.差不騎了一
小時.正要從竹山上鹿穀.忽然
發現路旁有個古董小店.店內牆上
擺了一些圓形鍾.一旁的供桌上則
擺了幾隻尖形鍾.偌大的店裏還
有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家俱.

我把車子騎近以便能夠仔細瞧瞧.第一眼馬上掃瞄到一套太師椅.祂總
共有四張椅子.兩張茶幾.看得我目不轉睛.

大概是有緣吧!忍不住問起那套椅子的價格.古董店老闆回答我三萬元.
在那個距離現在有十五年光景的年代.說眞的這個價碼聽起來並不便宜.
不過因爲之前我已四處打聽過家具的行情.比較起來眼前這套太師椅的
價格確實合理許多.於是我傾盡全力地把價格殺到二萬五.終於成交.

不過過程中還是有些小波折.我花了一點時間跟我媽媽商量.並努力懇
求她.好不客易才說服她拿錢出來.好支付給古董店老闆.銀貨兩訖之
後.店老闆就把那一套椅子送到我家來.

暱稱: 幼蓮

那套椅子應當算是我第一個
正式的家俱藏品.而且是用
自己賺來的錢買的.以前中
部常有一些古董小店.要鑽
進小鎭裏才會發現.在竹山
發現的那個古董店老闆應當
算是第一手販子.通常這類
人只會賣貨給同行的古董商.
或者像我們這些突然發現的
過路人.因此在價格上其實
都算不錯!

而我買的那一套太師椅是制
作於日據時代的作品.樣式
是很基本的中部款式.方方
正正的.有扶手.而花紋則
是刻著西式的花草圖繪.可
以說兼具了中西合並的審美特色.在以前太師椅是一般家庭都會有的
基本家俱.好壞的差別就在於材質和樣式的變化了.

我買的那套是檜木質材的.稱得上
是中等的貨色.不過因爲家裏派
不上用場.於是就被擺在車庫裏.
然後每次我回家去就會跑去車庫
替愛椅打腊.做保養.由於我爺
爺是木匠.因此我爸也會做木工.
所以有一些细節上的修補.像雕花
斷了.都是老爸教我如何不露痕蹟
地粘上去.

暱稱: 幼蓮

總之.
這一套椅子就好像我的實驗品.
很多關於家俱的保養知識都是從這套
椅子開始.閒來無事我會跑去那間竹
山的古董店跟老闆問些保養老家俱的
技巧.而之後也陸續跟他買了不少東西.
反正就在購買的時候東問西問的.他
們也很樂於跟你分享.不過記憶中.
我的那套椅子最後好像還是賣人了.

一開始我其實還不是很懂如何保養家俱.
還發生過很爆笑的事.最夸張的一次
是我清理一個新買的老櫃子.因爲祂
有點贜.所以我就把祂搬到車庫.然後想都沒想地就用洗潔精在上面
刷呀刷.之後還用水柱直接沖洗.更絕的是洗後還直拿到太陽底下暴晒.
沒想到等祂干了之後.抽屉就再也打不開了.

因爲沒有經驗.也沒想到木頭會吸水.一旦吸了水就會膨脹.所以一
定要保持干燥.後來有了這次教訓.才知道木頭家俱頂多只能用擦拭的.
但擦好後也最好陰干.絕
不能拿到太陽底下去曬.
否則一定變形.

那段時間買的家俱
陪伴了我好幾年的
時光.後來有些被
塵封起來.有些則
放在古董店給寄賣
掉了.

暱稱: 幼蓮

我覺得
收藏的眼光是會改變的.像之前我偏
好中西合並的東西.主要也是受到
幼年成長環境的影響.再來
則是純中式的東西我買不起.
像三萬塊可以買一套中西合
並的太師椅.但純中式的.
三萬塊根本買不到東西.

從那一次之後.我幾乎可說是
瘋狂收購.而且日復一日.估
算了一下.截至目前爲止.家俱類的藏品我至少也有百來件了.

我想有收家俱的朋友都會有一個經驗.就是把家俱多年失散的兄弟找回來.那是非常不可思議但絕對令人開心的事.

這麼說好了.很多大家族在分家以後.家裏成組成套的東西也就跟著分
掉了.像桌子給大房.椅子給二房.櫃子給三房.有些家道中落的人干
脆把分到的家俱賣掉.因此原本是一個家族出來的東西也就無可避免的四
處流散.常常發生的是一開始你買到椅子.結果不久後又買到祂的另一
部份.這都是時常發生的事.

我就發生過一件趣事.我曾經在某個地方
買了兩張圓形的凳子.過沒多久.我又在另
一家店看到同款的兩張圓凳.二話不說我
趕緊買下.然後又隔了好幾年.有一回在
草屯的一家店裏.忽然間看到一張很面熟
的圓桌子.那時我心想這桌子跟家裏的那對
圓凳很搭配剛好可以配成一組.於是沒考慮
太多就買下來了.

暱稱: 幼蓮

由於
我一直都有找資料.看書研
究的習慣.再隔了幾年.很巧地
在臺中神岡靠近丰原的地方.買
了一本老書.是1930年神岡當地
一個家俱公司出的目錄.結果一
對照下才發現.原來我的圓凳子
跟那圓桌子是一組的.這一切實
在是太巧了.

還有另一個收藏小故事是這樣的.
約莫六年前.那時有了經濟能力.
也花了不少錢買了自己喜歡的老
東西.也許是藝人的身份比較特
殊吧.很多古董商跟我結成好友.
而在一次因緣際會下.一位古董
商朋友私下地請我去看一張書桌.
據說是霧峰林家早期的家具.

只要收過閩南式家俱的人都應當知道.霧峰林家出來的東京西.通常在市
場上很搶手.加上早年能求學問的多爲富裕家庭出身的子弟.而文人用
的東西都有祂一定的水準和偏好.所以我毫不猶豫就前去一窺究竟了.

第一眼看到這張書桌時.便覺得祂造型
氣派.做工亦極其精致.材質則是上等
的梢楠木.一看就覺得稱得上是臺灣古
董書桌裏的經典.畢竟早年能夠買得起
好書桌的有錢讀書人不多.因此賣價也
不便宜.

暱稱: 幼蓮

考慮了一段時間.
評量了祂的價値.深
覺這書桌肯定値那個價格.於是便決
定將祂買下.沒想到過了一段時
間後.據說霧峰林家就放出消息
說想回收那張桌子.由此可見當
初沒看錯!

其實收集家俱要費的力氣和工伕
也較多.不但要勤跑各地.還要
有深入鄉野尋寶的耐心與好奇心.
不時還要花時間讀資料.因爲家
俱類藏品有很多地域的分別.每
個地域各有其特色.像是中部清水.
神岡.霧峰這一帶出品的傢俱.
因爲位置緊鄰中央山脈.早年是
木頭的集散地.工藝和木質都是
上乘.

而鹿港地區因爲是臺灣早年的人文重鎭.加上是當時重要的進出口據點.
因此出產的家俱亦融合了漢體的古典風范與西洋的前衛風.此地出產
的家俱也有一定水準.

未來.我的計劃是將每個系統
的東西收集成套.像鹿港.新竹.
臺南.客家等不同地域與風格
的家俱.各自收成一整套.然
後找到一間老房子.擺放陳列
這些家俱以及一些老東西.像
博物館那樣還原那個時代的氛
圍.讓收藏變得更立體.如果能
做到.這就是我這輩子最大的
快樂和夢想!

暱稱: 幼蓮

燈具之美
傍晚時分.夜色低垂.天光幾點. 白天勤奮工作的人們.
這時回到家中.點燃一隻油燈.驅走了黑夜.
一家人在忽滅忽明的光影中展開了入夜的生活:料理晚餐.餵養家畜.
然後一家人圍坐成一桌子享用粗茶淡飯.閒聊生活瑣事.交換工作意見.
一天就這麼過了.

可想而知.這樣的影像離我們眞的有些遙遠.以前人們的生活聽起來
雖然沒有繽紛多彩的娛樂.但卻別有一番簡約樸實的況味!

奇妙的是.透過一盞盞年代久遠的燈具.彷彿也能掽貼出一幅幅先民
生活的吉光片羽.想來也眞是有意思!

我與燈具的結緣.過程其實還挺有趣的.

國.高中的時候.我是出了名的探險家.也不知道哪裏借來的膽.殘
破不堪的頽敗老屋.總愛闖入尋寶的意圖十分明顯.

暱稱: 幼蓮

不過古屋尋寶
並不輕松.正所謂無膽勿試.首先.你得先越過從密的漫
生雜草.撥開糾結在樹枝間的蜘蛛綱.如遇有閒貓躍出.也別驚慌
失措.要見怪不怪.總之.耳聽八方.眼看四方是基本原則.心臟要夠
力.才有機會在尋寶的過程中大顯身手!

舉個例說.有一回我與三兩好友闖進一處廢棄的三合院.院子周圍的雜
草長得比人還高.讓氛圍更顯陰森.但因年少輕狂.撥開滿布的雜草.
走進了深居長牆裏的古屋.古屋裏有一個碗櫃.而且櫃子裏還擺有不少
舊碗.心想實在是不虛此行.但就在此時.忽然聽到蛇類攀行的沙沙聲.
拿了幾只舊碗.二話不說當然是走爲上策.

又有一回.來到一個日據時代建造的房舍.爬上有些霉味的榻榻米.然
後還找到了一個專門收納棉被的櫃子.興高釆烈之際.沒想到
一陣黑影襲面而來.原來是跳蚤群攻.咬得我們幾個小鬼邊叫邊跳的.
這就是古屋探險的「刺激趣味」.

暱稱: 幼蓮

不過話雖如此.
探險的吸引力永遠大過於被嚇破膽
的心理恐懼.我想每個熱愛收藏的人.大多經歷過這
樣的過程.

但耕耘就一定會有收獲.有一回我無意間發現了一個
空屋子.這個屋子的窗子很特別.一格一格的.是用
磚頭砌成的.一排磚一個洞.而洞裏插滿了油燈管.
大概這屋子以前是專門販賣油燈的.不過當時的我因
爲對燈具沒甚麼概念.所以沒想太多.拿了燈管就走
人.

後來.開始收藏燈具.才發現原來當初撿到的是寶物.因爲這些油燈燈
管在電燈充斥的現在.已經成了稀少物品了.

基本上燈具有油燈和電器燈兩種.構成油燈的要件不外乎底座.油壺和
燈罩.早年大家都是用煤油來點燃.後來電普及了.電燈便取代了油燈.

在早年電器用品還不甚發達的年代.油燈是每個家庭
驅走黑暗的必備品.因爲有需求.所以也研發.
創造了許多特殊造型的燈具.最早期的油燈像碗.
祂是以煤油作爲燃料.然後用拈成條狀的棉布或
者紙卷制成的燈蕊將煤油上引.爲了不讓火熄滅.
通常會在燈蕊外罩上玻璃燈管.一來可避免火焰被
吹熄.二來可隔絕火焰接觸到外在的易燃物.

不過因爲燒煤油的緣故.燈管很容易變黑.所以每
燒過一次最好要擦拭一遍.但偏偏管子的玻璃很脆弱.
太用力擦又會破.所以手勁一定要輕巧.

暱稱: 幼蓮

一般而言.
油燈除了油壺.燈蕊.燈管外.還有燈罩.燈罩雖然比較寶
貴.但眞正在收集油燈的人都知道.燈罩雖貴但好找.不過要找以前制
作的燈管幾乎是不太容易的.所以當初在油燈之家撿來的近百根燈根也
眞是幸運的.

日據時代.比較高級的油燈多是從日本進口的.而講究一點的油燈光是
燈罩的造型圖案就不騰枚舉.例如.彩繪玻璃.切割玻璃.絞胎制法等
等.可說是美不騰收.

後來臺灣自己也有生產油燈.然後外銷到東南亞或大陸.因此藏量算不
少.所以約莫在十年前左右.不少日本人還來臺灣收購油燈.由此可見
油燈的魅力.

在無盡的夜裏.一縷幽幽之火便能讓室內的氛圍爲之改變.實用之外.
油燈的造型與材料更是形形色色.

不過畢竟油燈在使用上仍有諸多問題.像冒黑煙.味道不好聞.且易造
成災害.即便後來有酒精代替煤油.豆油.但再怎麼
樣也敌不過白熱電燈的實用與方便.因此.油燈這
樸實的照明工具悄然走進了藏家的寶庫.成爲
記憶光明歷史的一門藏品.電燈正式取而代
之.

其實早在神學院的幼年時期.我便接觸了
電燈.那時院裏有盞吊燈.因爲年久失修而被
收在倉庫裏.那時根本不懂得怎麼欣賞燈具.
後來昇了國中.高中.只知道把看起來稍有價值的吊
燈帶回家.但那時還是搞不太懂這東西有甚麼比較
特別的地方.

暱稱: 幼蓮

後來.
當歌手有了收入.開始慢慢地逛
古董店.才發現有人專門在賣燈具.
我也忽然想起自己好像有一盞.後來幾
次去逛鹿港辜家的民俗博物館.都會對
館裏收藏的燈具感到很著迷.加上古董
店裏販售的電燈都非常美麗.逐漸地引
發了興趣.於是爲了更進一步了解電燈.
閒來無事就會跑去古宅研究以前人使用
的電燈.

我還記得之前西螺有個望族叫廖文毅.
他有一幢很豪華的房子在鎭上.小時候
還畫過廖宅的立面圖.因爲一直對這個豪宅很好奇.於是通過朋友去
拜訪了廖宅.一進到廖宅的.心想果然是豪宅.樓梯走廊下的大㕔吊掛
著三盞非常華麗的吊燈.眞是難以形容的美!

再過了七.八年.那時我收藏燈具在這個圈子已小有名氣.忽然有個
朋友要給我看個桌燈.據說這東西是從中部的一個大家庭收來我
一看就知道那是出自西螺廖宅的.當下便決定買下來.想想也算是與
廖宅一個特別的緣份.

另一個原因是臺灣早期的燈量很少.油燈還是比較比要的照明工具.
電燈發明後一般家庭改以使用吊燈.但桌燈畢竟不是生活必需品.而
好看的桌燈又更少了.幾乎只有文人或有錢人家裏才會擺上那麼一個.

由於市面上的電燈藏品少有完整的組合.多是零散的小零件.比較講
究的藏家最好要有耐心搜尋.然後比對書籍.依照零件的比例.造型.
來湊成一組完整的燈具.而那盞出自廖宅的桌燈不但保存良好.而且
還是少有的完整燈組.以收藏電燈來講.能買到算是很幸運的.

暱稱: 幼蓮

値得一提的.
在我剛收藏的那個年代.這些東西
的價格都還沒飆漲.所以當時并沒有花很多
錢購買.其中有個早期買來的紅底白花切
割玻璃燈罩.據說在日本已有百萬的身價.

不過因爲在多數人還不熱衷收藏燈具的
當時.很多日本人已大量來臺搜購燈
具.使得臺灣留下來好看有價値的
電燈數量眞的不多.我和一個在圈
內也專收燈具的朋友所加起來的數量.
也頂多不超過20盞.現在想想還蠻慶
幸自己很早就開始收藏.

而在我所收藏的燈具中.多半以具藝術價値的燈具爲主.且偏好造型
多變的燈罩.像是高聳的燈座敞口如花朶般的造型.或充滿西洋風的
彩繪玻璃燈罩.巧奪天工地夾出如荷花邊的燈罩輪廓.以及利用絞胎
與切割創造出來的花紋圖騰.當電一通.華燈初上.全成了讓人驚迷
的美麗光影.

想想.自從火種被發明的那一天起.
燈便成了人們生活的一部份.如
今.這些昔日在黑暗中舞動光
影的燈具.早已躍入了藏家
視線.成爲讓人愛不釋手
的珍藏寶物.

暱稱: 幼蓮

藏身之所在—紅眠牀
一開始.是緣起於一場臺風過後.

某一年的臺風過境之後.平靜的街道被狂暴的颶風一掃而過.顯得狼狽
不堪.不過這卻是撿寶物的好時機.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時我一個人在斗六老街上閒晃.路邊盡是一些因
受潮而被丟棄的成堆雜物.走著走著.居然發現了一個圍籬和天蓋的
紅眠牀被丟棄棄在路邊.在那之前我從資料上早就知道.「紅眠牀」的名
字是取自閩南語發音.因爲是由兩個單人牀掽成一個雙人牀.於是有八
個腳.又叫做八腳牀.多半作爲嫁妝用.

剛看到這個紅眠牀的時候.我因爲內心太興奮而一直發抖.趕緊跑回家
跟我老爸講.祈求他讓我搬回家.結果卻反而被罵到臭頭.不過我實在
是不死心.於是跑回紅眠牀那兒去.既然不能擁有整張牀.腦筋動得快
的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上面的雕片.牀欄桿.插角硬是拔了下來.如
果沒有記錯.這些零件應
該還藏在我倉庫的某一個
角落.

雖然從現在的眼光看起來.
那張牀實在不怎樣.不過
因爲是生平第一次撿到家
具類的寶物.心裡難免興
奮不已.而那次之後.我
還撿到過太師椅.而且那
次學聰明了.沒有向父親
報備就徑自地搬回家了.
不過椅子最後好像還是送
人了.

暱稱: 幼蓮

至於我自己
花錢購買的第一件家具.應該就是紅眠牀,不過這張牀可是
有故事的.

1988年我剛好開始出片.沒想到第一張就紅了.但由於年底要去服兵役.
因此同一年間唱片公司幫我規劃了三張唱片.從三月第一張到了十二月
初就出了第三張專輯.每一張都是緊鑼密鼓.完全沒有喘息的時間.而
且就在我第三張唱片一出後不到四天.又要入營去服役.那一年我眞的
過得很慘.所以我決定要送給自己一個禮物.一個紀念品.好好犒賞自
己.

某個晴朗的午後.趁著沒通告的日子.我一個人跑到三峽去.然後在一
家古董店裡看到了一張很美的牀.當然從現在的眼光來看仅只是中等.
不過因爲那是我買來慰勞自己的第一張床.也就顯得格外有意義了.

暱稱: 幼蓮

爲甚麽會想要買牀.而不是其
它的家具呢?主要是因爲那年
我從學生變成歌手.人生腳本
的變化很大.由於是中部人.
臺北也沒有親人.於是一開始
發片時都是住在唱片公司里的
歌手休息室.而且每天都是打
地鋪的.然後休息室裡面有個
衛浴設備.充當臨時更衣沐浴
的地方.

當時我的生活就是如此.在光
鮮表象之外.日子其實過得蠻
苦的.後來唱片賣得還不錯.
公司也搬到一個比較大的地方.
舊辦公室就租給我們幾個員工
居住使用.雖然賺了一點錢.但因爲當時的版稅很低.加上還要償還
一些貸款.所以我也就湊和地住了下來.但因爲一直是睡在沙發牀上.
所以不是住得很舒服.

後來.就在快要當兵的前幾個月.我們有八個好朋友決定對自己好一點.
在南港半山上合租了一間獨橦別墅.三層樓的樓房裡共有五個房間.
剛好也是在那時候第一次在三峽看到那張紅眠牀.不過因爲價格不菲.
要三十萬元.而且以我當時的財力其實不太能負擔.不過一想到自己
一整年都在工作.生活除了錄唱片就是做宣傳.而做完宣傳又要錄另
一張.中間還要拍電影.完全無品質可言.一想到好不容易搬到一個
像樣的地方.加上又要去當兵了.掙扎了好久.最後還是決定買了.

暱稱: 幼蓮

其實早在我第一眼看
到那張紅眠牀的時候.
心裡根本就打定主意
了.祂的風格中西合
並.是新竹體的基本
樣式.是張很大氣的
八腳牀.而圖騰花蔓
與雕刻則是取自西風.
骨架是用很好的楠木做成.楠木在木材種類上算是上等的.比檜木還
要好.

一開始.真的是被祂的價格嚇到.但看了好幾次.仍是很喜歡這款牀.
後來我還請公司的一個主管去幫我殺價.沒想到居然從三十萬殺到了
十五萬.而且還可以分期付款.若沒記錯好像分了三.四次.沒想到
終於買了生平第一張紅眠牀.那興奮的心情眞的是難以言喻.

在當時.這個價格幾乎跟進口高級家具一樣貴.不過爲了慰勞自己一
整年的辛勞.這樣絕對是值得的.而這也是我生平第一次自己裝古董牀.
裝牀要有慧根.如果沒有人教你.肯定會裝錯.因爲安裝有一定的步驟.
如果步驟錯了.又得要拆卸重裝.

其實我房間不大.所以牀放了進去.就占了一半的空間.加上又做了
牀墊.還買了很多枕墊等放在牀上.使原本空蕩的房間頓時變得熱閙
起來.

由於紅眠牀有包裹的感覺.所以睡在
裡頭會很有安全感.而這張紅眠牀陪
伴我好幾年.一直到我退伍後.又在
那里住了二.三年.那張牀就一直陪
伴我.最後雖然這牀也被我轉賣出去.
不過卻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留下許多
美好的回憶!

暱稱: 幼蓮

其實早在我第一眼看
到那張紅眠牀的時候.
心裡根本就打定主意
了.祂的風格中西合
並.是新竹體的基本
樣式.是張很大氣的
八腳牀.而圖騰花蔓
與雕刻則是取自西風.
骨架是用很好的楠木做成.楠木在木材種類上算是上等的.比檜木還
要好.

一開始.真的是被祂的價格嚇到.但看了好幾次.仍是很喜歡這款牀.
後來我還請公司的一個主管去幫我殺價.沒想到居然從三十萬殺到了
十五萬.而且還可以分期付款.若沒記錯好像分了三.四次.沒想到
終於買了生平第一張紅眠牀.那興奮的心情眞的是難以言喻.

在當時.這個價格幾乎跟進口高級家具一樣貴.不過爲了慰勞自己一
整年的辛勞.這樣絕對是值得的.而這也是我生平第一次自己裝古董牀.
裝牀要有慧根.如果沒有人教你.肯定會裝錯.因爲安裝有一定的步驟.
如果步驟錯了.又得要拆卸重裝.

其實我房間不大.所以牀放了進去.就占了一半的空間.加上又做了
牀墊.還買了很多枕墊等放在牀上.使原本空蕩的房間頓時變得熱閙
起來.

由於紅眠牀有包裹的感覺.所以睡在
裡頭會很有安全感.而這張紅眠牀陪
伴我好幾年.一直到我退伍後.又在

暱稱: 幼蓮

古代時尚觀
沒有絢麗燈光與醉人旋律.也少了曼妙身材的模特
兒在舞臺上搖曳生姿.但光是欣賞這一件件純手工
打造的老衣裳.便可以想像咱們老祖宗追求時尚
的那股勁.絕不落人後.

我回想了一下.差不多也是在收集刺繡之後.才開
始迷上了老衣服.算一算目前光是古代官服的部份就有上百件.
其他的服飾從頭到腳.包括整身的行頭配飾.也足足可構成一個完整
的系統.

好吧!妳說我愛買也行.但我得承認自己在收藏的習慣上是有些完美
主義傾向的.

我常說收藏可以還原過去時光的景致.你收的東西愈完整.愈全面.
就可窺視到過去那個年代更丰富的面向.這是收藏最有趣的地方!

就拿服飾來講好了.從現在的眼光看起來.女人愛美愛裝扮是天經地
義的.任誰也不會去質疑的.但曾幾何時.男人不修邊幅的邋遢模樣
也成了一種風格或性感的象徵.

這如果看在前人眼裡.再對照自己當年翩翩君子.從頭到腳一絲不苟
的扮相.不難想像他們除了長嘆一口長氣.也只能無奈搖頭.低聲低咕:
「唉.眞是品味細胞發育不良!」

暱稱: 幼蓮

當然.
以上純屬想像啦!但我得承認那不修邊幅確實是一種流行.不過.
古代男人愛美卻也是不爭的事實.只消透過這一件件華麗的老衣服.以
及一個個繡工精細.色彩繽紛的配飾.便可以掽貼出一個非常生動的古
代時尚觀.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清末時期的男人出門一定要有八大件行頭.甚麼
是八大件呢?就是腰袋.煙袋.搭連.小錢包.香袋.眼鏡袋.筆袋.
扇袋等.眞的讓人很難想像.古代男人實在風騷.個個出了門都是一副
飄逸帥氣的模樣.愛美的程度絶不輸女人.

此外.從已婚男性的配飾及身上衣飾布料的繡工.還可窺視女主人的巧
手與賢慧.總之.裝備愈完整.行頭愈稱頭.就表示你的時尚品味高人
一等.

暱稱: 幼蓮

至於女人.
因爲向來是時尚動物.所以
女人服飾當然也花樣繽紛.一般來講.
女人的衣服都寛寬大大的.主要由上衣.
裙子.褲子構成.有錢人家用綾羅綢緞
做成衣服.再縫上讓人驚艷的厲害繡花
圖示.配上有著吉祥含意的繡花領口.
袖口.穿上身時把袖口翻卷(繡花在
袖內)露出美麗的繡花與滾邊.最後
搭上造型多變.鈴鐺作響的雲肩.以
及一些頭飾項鏈.走起路來搖曳生姿.
頗有不食人間煙火的輕柔美感.

約莫在五年前.我開始有系統地收藏漢民族的服飾.收藏的對象主要
是以臺灣地區爲主.很多是官宦或富裕人家流出來的老衣服.由於臺
灣是一個移民社會.民末清初就有不少漢族移民到臺灣來.因此在服
飾的穿扮風格上其實受到大陸中原不少影響.

除了臺灣地區的老衣服外.近年來我亦收了不少大陸地區的古董服飾.
兩相比較之下.倒是發現兩個地區的服裝雖然是出自同一系統.但是
臺灣的風格似乎比較華麗些.像是配色大膽花俏.造型也活潑多變許多!

我花了些許時間去了解當時的時空背景.發
現主要跟清末民初很多自內地來到臺灣求發
展的移民有關.努力開墾發達之後.免除了
中原本土的禁忌規范.爲求風光.以及更好
的生活品質.於是特別重視穿著打扮.要求
衣物的格調品質.在服飾花紋的設計上也特
別強調富貴如意有關.話說回來.早期的臺
灣雖然不是紡織重鎭.但紡織業卻相當繁榮.
曾有一度還幫清朝宮廷做刺繡.

暱稱: 幼蓮

尤其
值得一說的是.臺灣客
家的刺繡手藝堪稱一絕.祂
通常以動物.大自然當做繡
花主題.而且繡功繁復.繡
線用色相當大膽.美麗.而
且獨樹一格.算是非常値得
收藏的物件.

有一點不同的.古早年代其
實沒有所謂的服裝設計師.
在當時主宰流行風潮的就是
繡莊與布莊.還有繡藝高超
的女紅!不過可別小看這些繡坊.布莊.在那個紡織業很發達的年代.
古人就已經很具生意頭腦了.因爲老衣服是由兩片布緞縫制而成.最後
再搭上喜歡的領口.袖口等.一般人家都可以自行縫制.於是這些繡坊
就會將布身.袖口.領口.裙擺.飾邊等小零件大量生產.以供應人們
的需求.可以說相當具有工業化水準.

我手邊除了完整的衣服.也收了一些還沒裁過的布身.因爲以前的繡莊
都是幫達官貴人做衣服.因此商譽很重要.他們在布邊都會寫著某某繡
坊出品的字樣.表示出自某繡莊.有點品牌的影子.

不過.並不是人們每天都花枝招展.極盡華麗.在那個遠古時代.服飾
某程度象徴了你的身份地位.也透露一個人的官階與家庭背景.

一般人平時樸素無華.只有到了節慶與喜慶
的時候.漂亮的衣服才會拿出來展示給客人看.
平時賢慧的女人會在家裏繡花.等到好日子
來臨.也是展現自己手藝的時候.不過這些
美麗的老衣服都只有穿過一.兩次.加上所
用染料都是礦物纖維的.一洗就會褪色.所
以古人在壓箱之前會先薰香薰過.然後才
會收藏起來.

暱稱: 幼蓮

至於古代仕女紳士
追流行的方式.則頗有DIY的概念.
很多衣服在穿過幾次之後若想變個花樣.就會上繡
莊去挑塊花紋最時髦的領口.袖口或者雲肩.然後
再重新縫制上去.就成了另一件全新的衣服.要不
然在衣服的衣邊飾以寛布貼邊.如襟邊.袖端或袖
子下擺等.花樣也極富變化.足以點綴視覺美感.

爲了找尋各種花色.造型的老衣服.我幾乎是走遍臺灣各個角落.還
曾經在美國ebay 拍賣網上買到電影「末代皇帝」劇中格格穿的一件戲
服.這衣服本來就是一件純手工的老衣服.衣服上面有美麗的海水紋.
一看就知道是官家禮服.

而除了這些時間比較久遠的老衣服外.我後來還陸續在上海收了一些
30及40年代抗戰時期的旗袍與皮裘.這個時候的衣服就跟清末服飾有
很大不同.最明顯的是有腰身.有胸線.從線條看起來已經相當前衞了.
即使現在穿都不會覺得落伍.

從過去人們的穿著來對照現代時尚.
不難發現古人藉由服飾來突顯個人財
富.社會地位.以及權力身份等.倒
是與現代社會不謀而合.值得一提的
是.從這些老衣服的布緞與繡花看來.
不難發現古人的配色概念很強而且很
前衞大膽.

所以若你仔細觀察.有不少知名的中
外時裝設計師喜歡往中式的老衣服裏
尋找靈感謬斯.然後把這些想法再摻
入溶合在現代服飾的設計中.讓復古
與現代.東方與西方激蕩出審美的浪
花.由此可見.時尚之火從未熄滅.

暱稱: 幼蓮

收藏品的運用
如果你堆了滿屋子的古董家俱.空
間的美感反而會出不來.這跟穿著
打扮是一樣的道理.畢竟這些所謂
的古董.最原始的意義不也是被拿
來用的.東西用了才會有昇値的感
覺.所以如果能巧妙地運用收藏品
在生活之中.不管是用來點綴也好.
或者直接拿來使用.都能發揮畫龍
點睛的效果.同時它也可以讓你的
時尚生活增添一抹文化氣息.

暱稱: 幼蓮

東南西北買
在我開始工作賺錢之後.收藏的過程便從尋寶晉昇至買的階段.

因爲付出的是金錢.所以就會更在意買了些甚麼.合不合價値.爲了
買到心目中的理想藏品.便開始像地毯式搜尋般.跟著同好在全省各
個鄉村小鎭找貨.那是一個瘋狂但成長最快的收藏階段.

好像無可避免的.一旦你開始有經濟能力.能夠用辛苦賺來的錢買到
心目中的理想藏品.除了精挑細選.愛之所買.你的收藏神經會變得
益發敏感.看貨找貸的欲望也會節節高昇.畢竟好的藏品.老東西所
費不低.你總是希望買到超越金錢價値的好東西.

在做了歌手之後.用自己的能力賺了些錢.雖然偶爾還是習慣性的跑
去無人居住的老房子尋寶.不過收藏的目標大致已慢慢轉移至古董店.

暱稱: 幼蓮

由於
當時臺灣民藝的資料很殘缺.
除了一些學者默默地在民間做
田野調查.累積資料.大部份
還是得靠那些熟門熟路.經驗
老道的古董商囗耳相傳.這些
古董商個個是能言善道.長袖
善舞.而且相當好客.加上我
本來就對收藏求知若渴.於是
常常在買了東西之後.便到古
董店裡去串門子.喝茶聊天.
和店老板天南地北的聊.日子
久了也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那段期間很好玩.我對收藏是
滿頭熱.不但一天到晩去逛古
董店.也認識了蠻多收
藏同好.日子久了.交情夠深了.古董商朋友們還會組團讓我
們這些入迷的收藏者.跟著去窮山僻壤的小鎮.
拜訪各個區域的第一手販子.見識他們找貨的過程.

在跟著收藏前輩.行家走遍鄉野的同時.
不但經歷了許多難忘的回憶.也見識
了這些人真性情的一面.像有個古董
商朋友是圈內少有的女生.她非常的
健談.好客.當初也是通過藏友
才認識.當年她也是一個人在
全省到處走走.然後天不怕.
地不怕地深入鄉間民宅去挖寶.
最後終於從一個收藏家變成古董
商人.
>1234

共 : 4 頁 | 總共 : 117 筆記錄

TOP